珠海学子三下乡:农高融合促发展 乡村振兴正当时
发布日期:2022-08-05 作者:乐动体育赛事信息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激励当代青年学生扎根乡村一线,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切实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创新实践调研团以“科技助农,科技兴农”为调研出发点,于7月上旬前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顺天镇灯塔盆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校产学合作单位开展为期五天的特色实践活动,零距离感受“高位嫁接”、“疏果剪枝”等现代农业科技,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北斗立体智慧农业项目是以实现农业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为目标,推动传统农业从粗放到精确、从机械到智能、从有人到无人的智慧农业项目。调研团通过与柠檬产业园负责人、科研人员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该项目在果业生产培育过程中的实操应用,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探讨北斗在农业领域的局限性及发展远景规划。
在果业种植基地,调研团以北斗立体智慧农业项目为技术支撑,利用专业测绘工具测量了100亩地的地势边界高差数据,并以此作为重要参照数据为后续种植作出定点规划,实现了专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据悉,该基地目前正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科研团队协作致力于攻克全自动探测病虫害这一挑战。
为更好地了解果业种植过程的人工操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调研团成员纷纷拿起农作工具对种植在纱棚中柠檬树进行疏果与剪枝。在切身体验了“农”与“乐”结合之余,更重要的是感受到现代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团队走访河源市灯塔盆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参观了横跨3县20个乡镇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该平台由农业环境监测、四情监测、联动控制、专家库系统等多个自动监控模块组成,依托卫星定位、云计算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万亩田畴精准管理。依托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在统筹用好省农科院、高校以及农业科技企业等众多资源的基础上,灯塔盆地管委会积极做好技术供给、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为加快打造全国现代生态农业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及产业高地贡献支撑力量。
创建现代产业园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蓝莓产业园、百香果产业园等多所园区已经成为当地现代产业园中的代表。调研团详细调研了蓝莓产业园,该产业园集鲜果收购、冷藏、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将科技与农业相结合,通过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实现开发新业态、延伸产业链,进而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绿色发展的目标。同时为更好地实现产旅融合,该地产业园更是将人工智能产品与农旅行业深入结合,通过利用AI等智能服务,打造高科技旅游服务业,实现农旅服务智能化、系统化。
为更好地了解该镇当前发展情况,该镇团委书记曾小琼接受了调研团的采访。在采访中调研团了解到该镇依托农高区平台、产业及科技三大优势,分别引入了柠檬产业园、油茶产业园、中国无抗优质家禽等13个优质项目,全镇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通过自主研发培育种质资源,孵化培育现代种业,逐步形成农业产业“集团军”,通过合力攻坚驱动产业快速发展,用“小种子”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团委书记曾小琼也向调研团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在河源灯塔盆地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缺少高科技人才与青壮年劳动力的情况,这对当地智慧农业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也希望更多的青年在学有所成后回到家乡,为建设农高区添砖加瓦,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知识力量。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学习领会乡村振兴战略,感悟美丽乡村建设在南粤大地的生动实践,对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创新发展路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土地有了更真挚的感情,也逐渐领悟了如何从这片充满青春底色的沃土上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乡村振兴”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科技助农漫漫长路,广大青年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投身乡村发展道路,以众智众力撬动乡村发展的“杠杆”,以苦干实干凸显乡村发展成效,用汗水浇灌推动乡村振兴“开花结果”,将青春的热情与活力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过程中,让青春之美在基层大地上澎湃涌动,实现青春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编辑/林佳绚 审核/杨小勇)